我是南方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21岁以前未曾跨过淮河,冥冥之中有双手将我挽留在了江南。同众多少年一样,曾壮志满怀一腔热血地憧憬着远赴他乡,天高地远任凭尔飞。然而,现实却是我不曾离开过这片故土,只是成长的环境从海边往陆地靠了靠。大学之前,未尝想过生命里能逢遇这样的“江南”:楼台轩榭、洲岛桥湖揽于其中;春夏秋冬,清晨傍晚烟雨萦绕情浓;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撩动心弦般的美丽犹如诗画中走来。那番美,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是接天莲叶映日红花;是数树深红出浅黄,偶有翻飞白雪素裹寒梅。
于是带着对江南至美之景的向往与欣喜,我以江南大学法学院法学生的身份与这份醉美的小幸运相遇了。在就读法学专业以前,“法学”于我而言是一个遥远又敬穆的词。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我是一名法学生,要成为法律人,身上要永远担负着责任与使命,为公平正义代言的时候,是在2014年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当法学院所有新生在挥舞的院旗下,大声地喊出“厚德明法,载道济世”的院训时,我的心也为之一振,短促有力的八个字,深深烙在了心间。
从大一入学到现在,快四年了。这几年来在学习中领悟的最真切感受就是,学习很苦,正如陈坚校长在2017年开学典礼上说的那样。我为何要将“苦”字当头放在最开始说,而非先是一通夸赞溢美之词,其实是因为想告诉所有有志学法的同学一个事实:凡有所选择,必竭其力,尽其心,莫有所负,勇而往之。你要面对的是庞杂细琐的法条,纷繁复杂的案例;你要在学习知识中逐渐培养法律人的基本素养,凭借专业的敏锐性洞察出案件的端倪,厘清其中的法律关系;你要靠扎实的记忆储备,搜索烂熟于心的法律条文,用法律解释的工具和逻辑分析的方法,严丝合缝地进行判断与说理。而这些技能是需要经历在学习中长期培养和锻炼的漫长过程。到了期末考试阶段,法学专业学生也是和医学院的同学一样辛苦备考到最后的。而检验我们是否为合格法律人的司法考试,更是一场待我们抽筋洗髓的淬炼。因此,唯如此,历经众“苦”,才有专业过硬,百炼成钢的成长。
那为何要选择学法,学法有何用处?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我也只能以现在浅显的学习经验来谈。当然,倘若日后你也会选择这个专业,到时自然会有自己的感悟,我下面的说辞便无甚必要。记得有一次,我与好友在雨中绕着后海塘走了一圈又一圈,我们同样谈到了这个话题:学法有何用。我至今仍然清楚的记得,她说学法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学习过程中让我们拥有一个能独立思考不盲从的头脑,尤其是在社会热点等问题上。的确,道德绑架法律的现象日益明显。在很多问题没有经过司法过程前,部分不正当的媒体舆论就已经引导群众进行了预判,舆论审判的陷阱视之尤恐。面对着被舆论错误引导的群众,法律人需要力挽狂澜去揭示真相。普法任重道远,这是需要从法律教育向法理教育的转向,道阻且长。言及此,不知大家可否感知到作为合格的法律人,需要承担的些微责任。
最后,我想谈谈为什么要选择江南大学法学院。江南大学法学院可以为我们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与优质的学习资源,学院目前拥有法学一级学硕点和法律硕士、农业推广两个专硕学位点。设有江苏省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无锡市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等校地合作机构,与地方公检法、律所广泛合作,建立了20余家教学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学院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职业发展中心定期举办寒暑假实习与毕业生实习招聘会,为我们提供实务训练的机会。同时,学院学习氛围浓厚,学业水平近年来蓬勃发展。2017年本科生考研升学率31.10%,其中985、211高校录取49人,占研究生录取总人数的75.38%。今年,司法考试再创佳绩,2014级本科毕业班以50.5%的高通过率创下历年最好成绩,400分以上共12人,占通过总人数的26%。此外,学院还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导师引领、以项目带动、以实践提升”的本科生人才培养路径。在学院的帮助与支持下,经过18个月不断的调研修稿与演练,我与同伴们撰写的《街区制下实现小区道路公共化的法律路径设计》获国家级大创立项,挑战杯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通过科研项目学以致用,受益匪浅。法学院的我们,常会感慨的一句话是,我们在法学院,我们爱专业,我们有无限可能。是凝心聚力,是温暖融融。我选择了你,你亦选择了我。
江南此时繁花似锦,莺歌燕舞。嫩芽茂密的树枝中透着数束阳光,春香四溢。看着被风吹落在地上的树荫,斑斑摇曳。树影光阴的交错里,最令人动容的不过是江南四年里,哭过苦过,笑过暖过的丛丛回忆。
(作者 / 法学院 法学专业 2014级 周悦)